南京市六合區巧用三維植被網護坡和三維排水柔性生態袋,治理水土流失
裸露山體一般是因自然山體開挖破壞而形成的,以邊坡裸露、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貧乏等為特征。裸露山體的生態修復是一個系統、綜合、復雜的過程。
南京市六合區總面積近1 500 km2,輕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積為284.22 km2(其中:輕度228.16 km2,中度24.91 km2,強度11.72 km2,極強度11.88 km2,劇烈7.56 km2),占總面積約20%。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當地砂石礦資源較為豐富,采礦企業眾多,非法采礦現象嚴重,造成砂石礦、窯廠等采礦區域等區域形成中強度以上的水土流失區。砂石礦區擾動面積約2400 hm2,水土流失量約12萬t/a。砂石礦經關、停、并、轉后,廢棄的開采宕口及棄土、棄渣成了裸巖、裸地,形成水土流失。
多年來,水土流失治理方式以工程措施為主,注重邊坡穩定和安全,剛性硬質化護砌較多,邊坡面雖
達到穩定,卻產生水土保持工程中“綠化”與“硬化”的矛盾。護坡方式多采用硬體材料,存有能源消耗高、經費投入大、綠化效果差等缺點,同時,工程施工周期長,需設置排水系統,工程結構縫易成為分化破損部位,需要不斷投入維修經費等。
自2010年開始,六合區加大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力度,積極引進各種生態修復技術,取得了顯著成效。
南京市六合區總面積近1 500 km2,輕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積為284.22 km2(其中:輕度228.16 km2,中度24.91 km2,強度11.72 km2,極強度11.88 km2,劇烈7.56 km2),占總面積約20%。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當地砂石礦資源較為豐富,采礦企業眾多,非法采礦現象嚴重,造成砂石礦、窯廠等采礦區域等區域形成中強度以上的水土流失區。砂石礦區擾動面積約2400 hm2,水土流失量約12萬t/a。砂石礦經關、停、并、轉后,廢棄的開采宕口及棄土、棄渣成了裸巖、裸地,形成水土流失。

達到穩定,卻產生水土保持工程中“綠化”與“硬化”的矛盾。護坡方式多采用硬體材料,存有能源消耗高、經費投入大、綠化效果差等缺點,同時,工程施工周期長,需設置排水系統,工程結構縫易成為分化破損部位,需要不斷投入維修經費等。
自2010年開始,六合區加大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力度,積極引進各種生態修復技術,取得了顯著成效。
為穩定山體邊坡和恢復植被,六合區銀牛山地區裸露山體生態治理目標是,在滿足安全與生態要求的前提下,最終使這一帶裸露山體生態治理回歸周邊自然環境。在遵循治理效果和堅持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的原則下,確定三維植被網護坡和三維排水柔性生態袋護坡在裸巖生態修復中的應用效果和適應性,選擇最優組合進行應用與推廣。